2024年5月9日,山东省儒学发展促进会会长李长明一行,到济宁职业技术学院文化育人中心(中华传统美德研究院)考察了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工作,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孙志春等陪同考察。
山东省儒学发展促进会考察团成员有:山东省儒学发展促进会会长、博士生导师李长明,顾问俞古勇、刘庆庚,山东老年大学导演胡圣学,山东省儒学发展促进会一级儒学讲师、济宁文化与产业协会执行会长、济宁抖音小时达负责人邵峰,山东省儒学发展促进会儒风新生活委员会副主任林奎、秘书胡东方,山东省儒学发展促进会百姓大舞台工作委员会委员赵鹏泽、徐涛。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陪同考察人员有: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二级教授孙志春,济宁职业技术学院文化育人中心(中华传统美德研究院)党支部书记、教授姚洪运,主任(院长)、教授宋永利,王玉凌音乐工作室主任、副教授王玉凌,济宁职业技术学院文化育人中心(中华传统美德研究院)科长吕翠萍,教师姚坤、王肖菲。
孙志春致欢迎辞,播放了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宣传片,并介绍了学院文化育人工作的相关情况。
她说,济宁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教育部备案、省政府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本科公办高校,学院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育人与育魂”有机结合、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着力培养学生实用技能和综合素质。目前,学院开设专业大约50个,在读学生2.02万人,教职员工1400人,其中,专职教授229人,博士、硕士学位教职工640人。近年来,学院在各方支持与帮助下,先后获得了“全国文明单位”(全国1600多所高职院校获此殊荣的院校不超过5个)、国家数字化校园样板校、对外合作交流典型校、全国非物质试点单位、山东省特色技能名校、山东省优质校,目前正在确立国家双高学校(等同于大学双一流学校)。
多年来,学院确立了“质量立院、特色兴院、人才强院、文化铸院、精品建院”的发展战略,走出了一条“产教互融、校企共同、学岗直通、文化育人”的办学之路,不但承办了国家级相关教学平台,还多次被评为国家、省级在线精品课程,很多教职工也获得了国务院特聘专家、省级教学名师、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及省级顶尖人才等荣誉称号。
在文化育人、传统文化“两创”方面,学院始终走在了全国同类院校的前列。因为,学院位于孔孟之乡、文化圣地,必须要有文化自觉与文化担当。2003年,学院被评为省级文明校园,2015年被评为全国文明校园。
从2008年开始,学院就开始强力推进文化育人工程,2013年习总书记视察曲阜后,学校以高效推进为目标,首先构建了“三融、三进、三课堂”文化育人体系,获得2018年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实现了山东省省属高校文化育人获得国家教学最高奖项零的突破。
其次,学校实现了优质传统文化资源与优质教育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开发了“四位一体”的文化育人课程,即:文化育人专门课、浸入课、活动课、习养课,形成了课程化、学分化、制度化、规范化文化育人建设体系。
另外,学院为构建新时代文化育人工程,将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纳入重要日程,牵头全国50多家院校,开发建设了“儒润匠心”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并获批了教育部立项。该平台以视频、动画、VR等创新形式,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数字化开发、教学实施和推广应用,目前,平台实名注册用户已达13万人,应用人数达到1.47亿人次,在全国2000多个数字化教学平台中首屈一指名列前茅。2021年,该平台获评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此外,在文化课题研究和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发展、服务等方面,学院先后承担了多个国家级、省级研究课题,并与相关单位合作,加大了政德、师德、艺德、非遗、乡村儒学等方面的培训、推广力度,取得了较好成效。
在文化助力产业发展和交流合作方面,学院与很多国企、单位、高职学校联合打造了多个文化项目、平台和共同体,获得了多个国家级、省级立项和奖项。
山东省儒学发展促进会作为全省儒学专业省管社会组织,有着很多工作经验、专业素养和社会资源,希望能得到儒促会的大力支持,在一些具体项目上与学院进行广泛、深入合作,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创新和发展工作中结出实实在在的硕果。
李长明表示,山东省儒学发展促进会作为省委宣传部批准,省文旅厅主管的省管社会组织,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2017年45号文件精神,在儒学讲堂建设、儒学讲师培训、全国团体标准制定、县区试点模式打造、乡村儒学普及推广以及国际文化交流合作等方面做出了很多成效,被一次性评为5A级社会组织,县区试点模式也被济南市委宣传部等11个部门评为“爱涌泉城十佳公益项目”。总体来看,山东省儒学发展促进会与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在工作理念上、创新发展上有很多共通之处,其中包括国际文化交流、儒学普及推广、乡村振兴产业赋能等。
在校、会合作具体项目上,有以下几个切入点可供参考:
第一、在国际文化交流方面,山东省儒学发展促进会与国内外一些知名大学和国际执行机构有着深度合作,可以为学院师生们提供一些国内外交流与学习的机会。
第二、乡村振兴项目。目前,儒促会已经发展了大量儒风社区、儒学讲堂,今后,我们将把文化、教育、产业、培训、电商等元素都注入到儒风社区、儒学讲堂运作之中,达到为全省人民服务的乡村振兴项目要求。如:电商元素的抖音小时达项目,就是一个电商运营项目。小时达项目就是以小时计算送达的项目,弥补了按天送达的部分漏洞和假冒伪劣产品的穿插,是新的电商平台的一股清流。现在,我们已经确定了该项目的济宁代理权,项目将于近期实施。
第三、三百集国学系列剧项目。儒促会已向相关电视台、知名自媒体申报了这个项目,将在聊城拍摄一百集革命剧,在济南融创文旅城拍摄一百集现代少儿儒学剧,在曲阜三孔拍摄一百集古装系列剧。系列剧拍摄完成后,将在国家、省相关电视台播出,同时,把有关剧目剪辑成小视频,在知名自媒体上播放。
该项目预计近期将在全省进行海选,拟定一号演员、二号演员、三号演员、群众演员、摄影、剪辑、导演、服装、化妆、后勤等演职人员。学院可在相关专业学生与人才选择上予以对接,打造一批立足于社会的专业人才团队,把有关专业毕业生扶上马、再送一程。
第四、祭黄大典项目。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其葬身地已存疑多年,但黄帝的出生地在曲阜寿丘的论断,至今在考古界、学术界没有任何异议;黄帝的长子少昊及陵墓在曲阜寿丘也没有异议。为表达中华民族后裔对华夏人文始祖的敬仰与怀思,增强民族凝聚力与文化自信,山东省儒学发展促进会在今年农历三月初三领衔举办了“祭黄大典”,想不到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反响,咨询者、要求参与者层出不穷,基于此,山东省儒学发展促进会拟于6月10日,再在曲阜寿丘举办一次企业“祭黄大典”,欢迎学院师生前去体验,领略中华古老的礼仪文化。
第五、家和·鹊桥工程。山东省儒学发展促进会拟联系妇联、工会、团委共同组织,为单身男女牵线搭桥,推动和谐家庭建设。活动以两天三夜家庭体验年文化方式,如现场写春联、贴春联,包饺子、吃饺子,逛年货大集,燃放鞭炮,自编自演节目等形式,推动家庭单身男女的相识、互动、相知和相爱,降低社会男女单身率。
第六、儒学讲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项目。目前,部分社会传统文化的培训老师缺少师德、政德、艺德素养培训,导致出现了以利为先的商业运营不良现象。山东省儒学发展促进会牵头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28家省管社会组织共同起草,并经国家标准委批准施行的《儒学讲师从业资格培训规范》全国团体标准,是儒促会在全国颁发儒学讲师、家庭教育指导师认证证书的根本性文件,具有较高的含金量,政府、学校认可度很高。学院学生们可根据自身兴趣参与儒学讲师或者家庭教育指导师的培训与认证,为今后自身发展储备竞争资本,为参与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孙志春表示,听了山东省儒学发展促进会这些创新性实践与举措,感到有很大的合作空间和机会,希望两方今后在单个项目的合作上进行深入探讨,争取尽快落地实施。
双方在儒风社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影视拍摄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沟通,尤其对小时达项目与儒风社区项目融合发展、三百集系列剧项目实施进行了磋商;并拓展性将诗、书、礼、乐作为儒风社区增加元素,双方可共同研发等进行了广泛交流。
会后,学院党委书记高广立又与考察团进行了深入交流。
考察期间,考察团在院领导陪同下,参观了济宁职业技术学院汉书博物馆,领略了古代汉书的魅力与风采。